健康,连着千家万户的幸福。
病有所医,医有所保;小病无忧,大病不愁——是普通老百姓对生活的美好愿景。
近年来,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和医疗保障部门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沧源县边境村老支书们的重要回信精神,以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为重点,不断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织牢公共卫生防护网,让群众享受到最优质的医疗资源。
以前是大医院的专家号一号难求,现在是在手机上就能预约就诊;
以前是山区群众辗转进城寻医问药,现在是专家去乡镇卫生院驻点帮扶、远程指导;
……
这一个个让群众深感受益的就医变化,正是我市着力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改善医疗服务质量的具体体现。
近年来,全市卫生健康事业在解决“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全力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基层卫生健康工作得到优先发展,各项工作亮点频现、成效显著——
着力推进医防协同,促进医疗机构履行公共卫生职能,全市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177.90/10万,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187.20/10万。全市17年无鼠疫疫情、27年无霍乱疫情、连续7年无疟疾本地感染病例报告;
持续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健全完善全市社会心理服务网络,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开设精神(心理)门诊率达100%,全市940个村(社区)建立了840个社会心理服务工作室,建成率89%,全市完小以上中小学(含职业学校)均设立了心理辅导室;
实施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市人民医院、8县(区)人民医院均建成卒中中心、创伤中心、胸痛中心等,全市建有消化内镜、眼科疾病、肝胆胰疾病、肿瘤、传染病、器官移植、精神疾病等7个临床医学分中心;
不断加强市、县(区)中医医疗机构建设,7个中医医院通过县级中医医院综合服务能力达标验收,全市共有31个中医馆(已建成3个、在建28个)得到省级示范中医馆项目支持,有24个中医特色专科被确定为省级中医特色专科建设项目;
……
目前,全市共有19个乡镇卫生院达到国家推荐标准,18个乡镇卫生院通过社区医院创建,全省排名第一。建成42个心脑血管救治站和87个慢病管理中心,实现基层医疗机构慢病管理中心建设全覆盖。全市85个乡镇卫生院100%建成发热诊室,行政村(社区)100%设立公共卫生委员会,进一步筑牢基层卫生服务网。医疗保障是社会保障的重中之重,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
市民李女士去门诊看病时惊喜地发现,在门诊买药也能报销了。“国家在医药这块的政策越来越好,我们的健康越来越有保障了。”细数群众身边的这些变化,正是我市全面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全市医疗保障部门将医保改革向纵深推进,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互补衔接,切实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深入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各项医保惠民政策措施落实落地。实施医疗保障待遇清单制度,落实高血压、糖尿病“两病”门诊用药保障机制,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落实落地。
目前,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227.78万人,每年惠及群众就医购药超1千万人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病有所医”。
“异地就医可以直接联网结算了,不用像以前那样自己先垫付医药费用,回家后要报销还需两地来回跑。”通过加快信息化建设,医保经办服务更加便捷高效是群众最真切的感受深圳国际医疗器械展览会经过多年不断创新,自我完善现以发展成为国内大型医疗器械展会,覆盖医用影像、体外诊断、电子、光学、急救、康复护理以及医疗信息技术等上万种产品,直接并全面服务于医疗器械行业从源头到终端整条医疗产业链。将来自20多个国家的1000多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和超过40000人次的医院买家和经销商、代理商汇聚 “2023深圳国际医疗器械展览会”交易、交流。深圳医疗展 2023深圳秋季医疗展 深圳秋季医博会 秋季医博会 医疗器械展览会 深圳医疗器械展览会 深圳国际医疗器械展 2023深圳国际医疗器械展 展位咨询:15902189851高先生 秋季医疗展展会官网:www.bjmedexpo.cn。
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智慧医保建设,运用信息化技术赋能医保高质量发展,推进“互联网+医保服务”,医保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率达97.43%,基本实现经办服务“网上办”“掌上办”。
加强医保电子凭证和移动支付推广应用力度,电子医保凭证激活率82.98%,35家定点医药机构上线移动支付业务,24家定点医药机构上线使用医保综合业务终端(刷脸设备),实现医保扫码、刷脸结算。
全市661家定点医药机构开通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推行异地就医备案承诺制。
优质的医疗资源,带来的是最便捷舒适的就医环境。如今,一张覆盖全民、保障适度、可持续、多层次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障网已在全市铺展开,这张网稳稳地兜住了群众的健康,让百姓看病有了“医”靠。(鲁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