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敦化市中医院六楼手术大厅,家属们不再焦虑地踱步张望,只需抬头看向清晰的大屏幕,就能实时了解亲人朋友手术的精确进展——患者姓名、手术状态、开始结束时间一目了然,这安心一幕的背后,正是医院手术室信息化升级带来的显著变化。此次升级聚焦“智慧医疗”,旨在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显著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与安全、提升患者、家属满意度和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医院手术室信息化项目的成功落地构建出一个信息互通、流程透明、操作便捷、安全高效的“智慧手术室”新生态,让医疗服务更精准、更安心、更温暖。通过信息化手段、数字化记录减少工作的差错率,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智能化辅助决策提高了医疗服务效率,减少医护人员工作负担;数据分析与智能化管理,进一步优化了服务机制,对医疗资源进行精准调配,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医疗成本。
传统的信息化就是科室固定的4台电脑在办公区域,医护人员在手术过程中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不能离开术间,以便出现特殊情况及时处理,需要结束手术后才能到办公区域电脑完成患者的开方、诊疗、执行医嘱、录入费用等工作,加大了医护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和劳动量。
信息同步 过程清晰
信息化升级后,每个术间都配置了一台电脑,电脑与麻醉系统、走廊大屏幕无线连接,手术信息在术间的电脑均实现同步,每日手术信息均在大屏幕上清楚显示,包括患者姓名、年龄、术者、手术何时开始、何时结束等,家属可在六楼手术大厅的屏幕上清楚了解到手术具体进行到哪个过程,很大程度上消解患者家属的担忧和疑惑。
流程高效 保障安全
信息化系统升级后不仅节省了时间,而且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系统升级后,麻醉医生可在术间完成下医嘱、录入手术费用等工作,同时还能密切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遇到特殊情况及时处理;护理人员也不需要出术间完成执行医嘱、急诊手术排台等工作,方便了医护人员的同时,也使患者术中的安全得到了充分保障。
节省资源 精准无误
信息化升级节省了资源,电脑与心电监护仪、麻醉机、脑电图机紧密相连,麻醉医生不再需要手绘麻醉单,患者各种信息将在电脑指定的页面自动形成。护士也不需要手写知情同意书上患者的各种信息,具体明细均在单子上充分体现,只需直接打印补充剩余信息即可,即节省了资源,也提高了医护人员工作的准确率。
从家属等候区的清晰透明,到手术室内的精准高效,中医院手术室信息化升级,是“以患者为中心”服务理念和“科技赋能医疗”发展思路的生动实践。医院将继续深化信息化建设成果,探索更多智慧医疗应用场景,以科技创新持续驱动医疗服务水平提升,为患者提供更优质、高效、安全的就医体验。